Hi:

距离上次更新,已经过去两周了。一直计划写一个关于游戏的选题,写着写着就文不对题了,几经修改都不满意,就一直攒着没发。(一下子明白日常存文的重要性,决定以后把更新积累在平常。)

为了从这种自我僵持的状态中走出,这期就按 3-2-1 模板更新一期。

3-2-1模板是 James Clear 的同名Newsletter,说到James Clear,他写了一本在效率界比较有名的书,叫《原子习惯》(又译《掌控习惯》),看名字就知道是一本讲述如果养成习惯的书,除了好习惯的养成,也讲了如何戒除坏习惯,感兴趣可以拿来看看。

至于3-2-1模板,简单来说模版化得把每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:

  • 💡第一部分:描述三个自己的想法或观点(3 Ideas from me)
  • 💬第二部分:引用两句他人的话(Quotes from others)
  • ❓️第三部分:向读者提出一个问题(Question for you)

这个模板看似简单,实则考究。作为周更的写作项目,三个想法或观点看起来限制了表达,其实是让自己在这种限制下专注于仅有的观点(事实上每周能有三个凝结的思考,日积月累下来也是非常可观的),第二部分的引用则是转述他人观点,引述很简单,重点是附加自己的补充,就有一种思想碰撞的感觉。而最后一个问题的设计,则能增加作者与读者的互动。

关注这个 Newsletter 的形式已经有一段时间,对于选题太散无法集中的时候,拿来主义一下挺好。

以下为正文。


💡三个想法

  1. 领导视察前知道下属会准备嘛?

    这其实是一个困扰自己很多年的问题。记得小时候,每隔一段时间,就会有诸如教育局的领导到我们学校视察工作,学生们并不关心具体的视察内容,但却时常要参与全校的大扫除以示配合。

    最近,我家旁边的医院好像也要迎接领导的视察,偶然听得的消息是,为了配合视察,停在医院路两边的车子都要全部挪走(路边是有停车位的)。我大概能理解为什么要挪走,那样的道路整洁度再配合上绿植的栽培,会让领导有一种心情舒畅的感觉。

    但我也不禁产生了疑问,那些原本应该停在道路上的车又要停到哪里呢?以及,如果领导看到路两边有如此多闲置的车位,会不会想当然的认为医院仍有空闲的车位资源,这就与平时医院路边停满车的实际情况不符。

    这当然只是现实生活中的小插曲,这种不符产生的错误判断似乎也并不会带来什么可怕的结果。只是这种小插曲从小看到大,不免产生疑惑。我倾向于领导是知道在视察的行程安排过之后,下属单位是会有所准备的,但这种为了应对检查而作出的准备对实际问题解决的意义有多大,以及产生事实不符的情况下做出的决策是否能推动问题解决时,头顶上的问号似乎更多了。

  2. 关于付费课程更新周期的想法

    我估计已经被知识付费行业内部评价为优质客户。毕竟在「知识付费」这个名词还没有发光发热的时候,我就已经开始对自己认可的部分内容付费了。

    最近,我又双叒付费了一期编程有关的课程,买这个课程的起因也很简单,我看过这个作者的其他课程,对于他内容质量大体有一个明晰的预期。但这个付费课程的更新周期却很慢,大约从今年年初更新,要到明年的这时候才会更新完全部内容,值得一提的是,为了有更好的运营效果,这个课程起了一个很标题党的名字《100小时后成为XXX》。

    这就有问题了,当然付费课程更新慢本身没有问题,特别是在一些比较小众的圈子里,高质量的内容本身就很稀缺,需要时间来打磨。但是对于一些通识性或者学习资源重多的领域里,如果一个付费课程更新的周期太长,看起来并不十分有利。

    就拿这个课程为例,对于一个自学能力高的人来说,在这个时期内,自己完全可以找到别的课程来填补,即便课程的质量并不如付费的好,但大量的积累练习也足够将信息汇总成知识。比如说就算不学习语法,单是硬背下来5000个单词,对于高中词句的理解也勉强够用了。

    这让我对知识付费的更新频率角度有了别样的看法,我并不反对知识付费,相反,在内容庞杂的互联网信息社会中,对那些内容优质且确实能给学习者自身带来提升的创作者,当然应该支持。只是知识付费到底是让我们学到了更多知识,还是缓解内心中的焦虑呢?

    思考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还蛮重要的,至少在某些不确定质量的课程以后,我开始习惯性在下单前做一些必要的功课,看似花了时间,除了省下资金,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并不需要的内容选择,实际又节省了时间。况且,即使不选择某些课,也并不影响自己学习相关的内容。

    如果读者看到这部分,又恰好有想要买的付费内容,不妨给自己留出一些空间思考一下这种必要性。

  3. 突然就能早起了

    从中学时期就对早起有一种执念。为了能够提高成绩,甚至一度把早起当成弯道超车的唯一机会,很可惜,与其他同学相比,我做的并不理想,起码做不到令自己满意。

    熟悉我的朋友可能知道,我喜欢时常会更新一些效率类话题相关的内容,在国内外的效率类话题的讨论中,早起是逃不过的课题。

    在进入社会开始工作后,我仍旧向往着能够有朝一日拥有标准的早起生活,里面幻想自己在日出前后醒来,洗漱完毕,吃罢早餐,发现距离上班还有1-2个小时,可以不被打扰的学习锻炼,光是想想就觉得充满能量。然而现实总是无情打脸,这些看似美好的早起计划,基本都以失败告终。

    尽管失败了,但我还是痴迷于这个自己做不到的话题,甚至一度把那些能够把早起习以为常的人视为偶像。

    直到从五一假期开始,我突然变得能够早起了。时间当然不是每天日出前后那么早,但比起早先起床后着急忙慌的洗漱来不及吃饭就要去坐车上班相比,早上的时间对我来说已经开始变得丰富了。不同于于以往好几个闹钟都叫不醒,现在我基本都能在闹钟响之前自然醒了,甚至偶尔会有几天,我会比闹钟还要提前几十分钟醒来,身体也觉得很清醒,然后来一段理想中的早起后从容不迫。

    这不正是理想的早起生活嘛!

    我想总结一下原因,却发现无从总结,因为我好像什么都没做就突然做到了。转念一想,其实并不是自己什么都没做,恰恰是自己这么多年来已经做了很多了。我大概看过了所有有关早起的方法,Morning Routine 设计了一套又一套,在大量的经历失败以后,这些方法和 Routine 即使没有实现,仿佛也已经内化成了一种特殊的经验。

    仿佛在用事实印证,过于关注目标反而会影响结果,如果真要总结原因,就称此为「积累」的力量吧。


💬两个引用

忙时作业,闲时作文——商建刚

我在听沈奕斐的播客中粉上了她的老公,商建刚老师。商老师有多年的律师经验,后转行法官,现在在上海政法大学任教。这句话是他在给毕业生的一段视频里说的,也与他自身刚刚参加工作之后,大量的输出内容有关。
我在选择观点的时候,通常倾向于选择那些知行合一,即已经做到的人说的话,即使他们的成就可能产生于特殊的历史环境,无法被后人完全复制,但他们做到过,且愿意将经验拿来分享,就已经值得尊重。何况,历史不也总在「轮回」么?
我现在更新文章,就是在「闲时作文」。在主业的工作遇到了瓶颈时期,外部的大环境又显得很不友好时,一味的沮丧和抱怨并不能让这个问题得到解决,正好我与不可控一起生活中讲到的一样,将专注度集中在自己身上。

大抵一席之肴,司厨之功居其六,买办之功居其四。——清•袁枚《随园食单》

这句话大意是说,一桌好菜的诞生,四成取决于买菜的人,六成取决于做菜的人。丁香医生讲智商的先天与后天的公众号引用了这一段,我感兴趣,便找来了出处。
讲先天还是后天,也就自然联想到了经常谈及的天赋与努力的问题,尽管常听到一种论调说:以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,根本轮不到拼天赋。但也决不能否定天赋在一些事情上的决定性。

也许是我自己天赋本就不高,因此更倾向于努力论,人们似乎也对努力后产生了美好结果的事情喜闻乐见。至少在我还没有完全找到自己天赋极强的事情之前,还是先把六成的努力用尽吧。


❓️一个问题

本周的大事无非就是高考了,在唏嘘自己的高考已经过去12年的同时,又不禁遗憾,在12年过去后的今天,在热榜的新闻上看到话题仍是河南属于高考的「炼狱区」。

不禁疑问,当我们谈及教育公平,除了能够公平接受基础教育以外,还可以有哪些方面可以尝试的努力?

最后

思来想去,把这期的标题关键词取作「反思与改进」,我们或许都时常反思,可能是因为某事认识到自身的局限,可能是见贤思齐,亦可能是被他人指出问题。无论何种来由,反思都能让我们看到问题,意识到它的存在。

然后就像我还没写完的文章里提过的一句话:有时候我们以为的结束,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。那些值得被反思的问题便是此类,意识到它固然重要,但也只是意识到而已。

从早年间不停从买课中聊以慰藉,想经由早起改变人生,以及高考话题等等,其实都是想表达,这些让我们看到了问题的事件,仅仅被意识到,还远远不够。

视察的领导可能会因为表面的逢迎而被错误得做出决策,个体也可能因为看起来很忙的努力而奔错目标,这种时候,如果已经能看到问题,更重要的不该是尝试解决么?

就像所有老师会嘱咐学生的那句:认真读题,审慎做题。

希望这一代考生在下一个12年过去后,他们不再会有相同的疑惑。

2022年6月9日